加强体育政策体系建设 夯实体育强国制度基础
体育政策体系是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,也是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。近年来,聚焦体育事业发展全局,体育政策体系持续健全完善,为体育事业稳步前行筑牢坚实基础。
锚定战略导向,构筑政策研制“顶层设计”基石
体育政策研制始终立足党和国家工作大局,聚焦体育强国建设目标任务,形成“纲领纲要—发展规划—专项政策—项目规范”系统化政策架构,让政策体系既锚定战略方向,又能适配实践需求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》作为体育领域的根本法律,为体育政策体系筑牢根基、提供遵循。在此基础上,纲领纲要层面,《体育强国建设纲要》绘就体育事业长远发展蓝图,明确未来发展方向;发展规划层面,《“十四五”体育发展规划》及专项规划、运动项目规划细化阶段性任务,划定清晰发展路径;专项政策层面,围绕全民健身、竞技体育、青少年体育、体育产业等领域重点任务出台具体政策,着力破解领域发展的问题堵点;项目规范层面,相关运动项目管理单位健全完善600余项制度标准规范,覆盖项目管理、行风建设、安全保障等全环节,推动政策覆盖更全面、衔接更顺畅,保障体育事业在系统化政策指引下稳步推进。
聚焦实践痛点,构建政策供给“问题导向”机制
建立“调研—起草—论证—实施—评估”全流程机制,聚焦体育各重要领域重大问题,以标志性政策为抓手靶向发力。针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不均衡不充分、服务效能待提升等问题,出台《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》,从设施建设、科学指导、赛事供给等方面提出系统性举措;针对体育赛事活动管理不规范、市场活力未充分释放等问题,出台《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》,坚持放管结合、优化服务,构建“政府监管、行业自律、社会参与”的体育赛事活动管理新框架;针对部分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安全标准不明确、安全风险防控不到位等问题,出台《关于做好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工作的通知》,推动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进入“法治化、标准化、精细化”管理新阶段;针对体育项目管理制度不健全、服务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,出台《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项目管理制度建设工作的通知》,围绕体育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,明确具体要求,提升体育项目发展的质量和效益。同时,根据体育改革发展新形势新要求,始终将体育各领域实际问题作为政策制定的出发点与落脚点,持续深化对职业体育、体育项目管理、体育风险防控、体育法律服务等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的制度政策研究,通过加强政策储备,丰富政策工具箱,推动形成全域覆盖、靶向破题、协同高效的体育政策治理格局。
筑牢法治根基,强化政策文件“规范支撑”作用
体育法治建设是体育政策体系科学构建、有效实施的根本前提。持续推进体育法律规范体系建设,为体育政策体系奠定制度基础。截至2025年8月31日,已形成包括1部法律、7部行政法规、34件中央与国务院文件、34件部门规章、155件规范性文件的体育法律规范体系。同时,推动《全民健身条例》等行政法规修订,确保与新修订的体育法有效衔接;完善部门规章,修订《健身气功管理办法》《航空体育运动管理办法》等;建立合法性审核机制,从源头把控政策合规性。
当前体育政策体系建设虽已初见成效,但对照体育强国建设要求,政策的针对性和体系的完备性有待改善,部分政策时效性仍需提升,部分领域制度建设尚需加强。下一步,我们将以系统性思维推进体育政策体系的健全完善,聚焦体育事业发展需要,补齐制度短板、强化政策供给、提升协同效能、优化动态治理,推动体育政策体系始终与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,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提供坚实持久的政策保障。